全玻幕墙结构设计-玻璃肋胶接全玻璃幕墙
全玻璃幕墙是随着玻璃生产技术的提高和产品的多样化而诞生的,它为建筑师创造一个奇特、透明、晶莹的建筑提供了条件,全玻璃幕墙已发展成一个多品种的幕墙家族,它包括玻璃肋胶接全玻璃幕墙和玻璃肋点连接全玻璃幕墙。
玻璃肋胶接全玻璃幕墙是面玻璃与支承框架均为玻璃的幕墙,又称玻璃框架玻璃幕墙。它是一种全透明、全视野的玻璃幕墙,一般用于厅堂和商店橱窗,由于厅堂层高较高,一般在4m以上,也有 7~8m,甚至达到12m。为了减少面玻璃的厚度,于是利用玻璃作框架,固定在楼层楼板(梁)上,作为面玻璃的支承,面玻璃跨度就大大减少,就能使用较薄的玻璃。 面玻璃支承在玻璃框架上的形式,有后置式、骑缝式、平齐式、突出式。 (1)后置式(见图6--1)。玻璃肋置于面玻璃的后部,用密封胶与面玻璃粘接成一个整体。 (2)骑缝式(见图6--2)。玻璃肋位于面玻璃后部的两块面玻璃接缝处,用密封胶将三块玻璃连接在一起,并将两块面玻璃之间的缝隙密封起来。 图6--1 6--2 (3)平齐式(见图6--3)。玻璃肋位于两块面玻璃之间,玻璃肋的一边与面玻璃表面平齐,玻璃肋与两块面玻璃间用密封胶粘接并密封起来。这种型式由于面玻璃与玻璃肋侧面透光厚度不一样,会在视觉上产生色差。 (4)突出式(见图6--4)。玻璃肋位于两块面玻璃之间,两侧均突出大片玻璃表面,玻璃肋与面玻璃间用密封胶粘接并密封。 图6--3 图6--4 全玻璃幕墙起初只用于一个楼层内,现在跨层也在使用。当用于一个楼层时,面玻璃与玻璃肋上下均用镶嵌槽夹持。当层高较低时,玻璃(玻璃肋)安在下部镶嵌槽内(见图6--5),上部镶嵌槽槽底与玻璃之间留有伸缩的空隙。玻璃与镶嵌槽之间的空隙可采用干式装配、湿式装配或混合装配。不过外侧最好采用湿式装配,即用密封胶固定并密封,达到提高气密性和水密性的目的。